寻美智库
作品信息

作品名称:世茂 ·北京天誉

Slogan:

作品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分钟寺

业主单位:世茂集团

申报单位:北京云翔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申报类型:极致建筑美学

设计负责人:许春臣

分享:

占地面积:2500㎡

建筑面积:1200㎡

容积率:

绿化率:

建成时间:2021

企业简介:

具有建筑综甲级合及园林乙级资质,专注于提供地产全程设计服务。总部位于北京,在上海、青岛设有分公司,目前有员工280余人。公司拥有极具综合实力的管理团队,融合地产、设计、策划等多元化的行业背景,塑造了云翔强大的地产思维逻辑,擅长从地产视角出发考虑项目的开发与设计;具备深度挖掘市场及客户诉求并形成完善的设计解决方案的能力;力求在实现合理的资金管控基础上,持续探索,追求创新。

作品展示






“美其实是一种本原现象,它本身固然从来不出现,但它反映在创造精神的无数不同的表现中,都是可以目睹的。它和自然一样丰富多彩。”   ——歌德


设计缘起


对于宋式美学的态度并不仅限于对千年渗透于骨的美学追求,也不为纪念与重现,更多的是传递物质背后的一些情感、精神,是一种生活的态度。

自古有名句“有境界,则自成高格”,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境界”是作品论述的核心,所谓有境界的作品,实则包含两个方面:外在景物人事,内在思想情意。

项目在一景一物的雕琢中,把这种古韵精神与情感融入现代生活,它不与岁月相争,走过光阴的证据,凝聚着只可意会的从容与谦逊,在喧嚣的城市生活基调中,放慢快节奏的城市压力,传达一种内心深处的从容与沉静。


项目落位


本案位于北京东三环分钟寺,与CBD片区相近,是东部三环的核心板块,坐拥优越的地理条件。但因其历史原因,现状较为复杂,设计考虑以“内向造景,境由心生”为思路进行破题。




空间序列营造之始,意于喧闹市井之中开辟沉静之场,项目专门协调出一条独立的市政道路,归家礼序静谧开启。


入口处建筑体量厚重、格局宽敞、营造沉稳大气之势;超尺度屋檐呈水平向延展,表达友好、谦逊的欢迎姿态;

屋檐下的木制格栅,至素至简,材质古朴自然;建筑简约的形体轮廓,勾勒出内在的意蕴,传递自然平和的生活观。

由入口处进入内部空间,竹子沿廊道铺展开来,时而散落点缀于庭院之间,廊亭的半开敞空间连接着庭院,层次掩映错落。

北宋文学家苏轼曾写到“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竹子有礼有节的秀逸神韵,通过幽静的廊道,在虚与实的视觉空间变化上,层层递进,勾勒出多维立体景观。

屏风下闲趣的竹林在与光的融合下产生了极富韵律的光影效果,使得这个简单空间产生了诗意的浪漫感。日光倾城,如指间沙,竹影斑驳,宛如时光剪影。于竹林小径之中漫步,托物言志,体悟文人的浩然风骨。

木制大门缓缓开启,踏在木制廊道上深沉有律的脚步声,也将心情逐渐带入平静,打造归家仪式感。穿越鳞次栉比的楼宇,享受每个微风拂过的宁静与恬静。



穿越连廊来到接待区,山石曲径,庭院深深几许清幽,传达一种简单、平和、开放与包容的生活态度,像枯山水里蕴含着泰然,是精神层面的悠闲自得,路转峰回,豁然开朗。置身于清雅、平静的空间环境,领悟场所内蕴含的精神之美。



洽谈区的空间序列开始产生变化,园中有屋,屋中有院,空间时而开敞时而封闭,时静时动,建筑、景观多层次叠加渗透,蕴涵着“移步异景”的意味。



老舍曾说,生活是种律动,须有光有影,有左有右,有晴有雨,滋味就含在这变而不猛的曲折里。经过洽谈区的婉约深幽,回归到具体的居住空间上,在一方私域中,让居住回归生活本真,一草一木,一宅一院,细节处见真情,内在的美,可以直抵人心,如空谷幽兰,自然高贵。

项目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布置,每一个情境背后,都是建筑师来来回回的揣摩,方寸之间的度量,匠心入微。

情与景的和谐统一,在点滴中蕴藏着淡雅隐逸的生活方式,意境结合,自成格调。随着时间的延续,建筑更重要的作用也许是对于城市生活与心理建设的深远影响。


技术图纸







项目名称:世茂·北京天誉

项目位置:北京市丰台区分钟寺

用地面积:2500㎡

建筑面积:1200㎡

建筑类型:美学示范区

服务业主:世茂集团

建筑设计:云翔设计

设计指导:程凯波

设计人员:许春臣,曹琭,赵伟,张学哲,王伟,李澌洁,许财广,姚爱猛,薛荣剑,霍朋云,李飞飞,周尔芃

景观设计:麦田景观

室内设计:墨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