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美智库
作品信息

作品名称:仁恒滨江园

Slogan:

传承与创新 为生活方式再定义

作品地址:杭州市上城区钱江路与甬江路交汇处

业主单位:仁恒地产 &滨江集团

申报单位:仁恒置地

申报类型:人文气质豪宅

设计负责人:

分享:

占地面积:约13.3 万平方米

设计面积:

容积率:

绿化率:

建成时间:

作品简介:


仁恒滨江园是杭州传统豪宅区——南星的最后一块宅地,板块内楼盘所面向客户不乏杭州传统富豪及新贵阶层。基于对“人(目标客户)”的理解,自然衍生出了仁恒滨江园的设计初衷及目标。


从上海滨江园到杭州滨江园,跨越27年。这是仁恒的传承与创新。无论是一脉相承的围合庭院还是大相径庭的现代立面,滨江园“把理想生活方式轻轻放到您家中”的初心始终传承如一,而创新的背后则是时代的发展和地域的更迭对理想生活方式定义的改变。

作品展示



THE TIMES GARDEN 仁恒滨江园

传承与创新 为生活方式再定义



引:凡冠名“滨江”,必是在仁恒所有产品序列中层次最高的产品,从不愧对“经典”二字。标志性的大围合规划布局,传承仁恒27年以来的设计精髓。


“仁恒滨江园面对的将是怎样的客户,

他们生活状态是怎样的?他们对家的理想是什么?憧憬的生活方式是什么?”


这是仁恒置地在获取土地伊始就不断思考的几个问题。

这些问题随着设计的层层推进,不断剥茧抽丝,得到了概念与解答。


杭州 钱江新城 实景图


仁恒滨江园是杭州传统豪宅区——南星的最后一块宅地,板块内楼盘所面向客户不乏杭州传统富豪及新贵阶层。他们是真正切身体会城市喧嚣与浮华并为其所累的人群之一,他们身份的特征性使得这些客户平日里常面对快节奏高压力高强度的工作,身处琳琅满目珠光宝气的光鲜氛围,处理着充满礼仪秩序的人际关系。


平日高压、繁复、威严的都市化生活应该在“家”这个空间及情感范畴得到消解。安静而放松的环境、质朴而纯粹的氛围以及平等轻松的人际关系的弥合与回归自然而然成为南星板块客户对家的渴望以及对理想生活方式的定义。这不只是审美的需求,更是情感的需求。


基于对“人(目标客户)”的理解,自然衍生出了仁恒滨江园的设计初衷及目标。



营造一个安静而放松的社区,同时为平等轻松的人际关系埋下伏笔,是规划层面的主要目标。


仁恒滨江园项目位于城市中心区,地处车水马龙之地,周边地块均已进行较高强度开发,喧嚣有余安静不足,且无秀丽的景观可供渗透利用。故内向型的规划空间构造是实现设计目标的主要路径。


同时基地面积仅约3.2万方,面对2.7的容积率及60M的限高要求,设计经过多轮次论证,可采用的总图方向为均布式及环抱大围合。


俯瞰效果图


摒弃:常见的均布式布局


从操作层面上说,均布式具备更良好的可实施性及更低的风险——更易调和的间距与日照关系意味着更大的设计冗余度、更小的户型面积段意味着更快的去化。但从本质上说,它不符合仁恒滨江园的设计初衷。


一方面,从密度上看,它不能与红线外的城市板块拉开差距,放眼社区内外,依然还是让人紧张的“水泥森林”,空间肌理缺失有效区隔,进而难以在心理层面形成放松与安静的感受。另一方面,位于社区中央的楼栋,天然享有更均衡的社区可达性以及更丰富的景观资源,自然而然形成“社区楼王”。


空间层面的差序格局将会投射在人的心理层面以及未来的物业管控过程,不利于社区居民之间平等轻松人际关系的达成,不符合仁恒滨江园对社区价值的理解。


常见的均布式布局和经典的围合式布局对比


选用:围合式布局


反观围合式布局,虽然在房地产运作的实操层面具有更大的困难度,但是它更能够表达仁恒滨江园对于社区的理解与定位,更加契合仁恒滨江园对于“人”与社区的理解,是一幅基于生活的设计总图。


效果图


首先,社区内部与社区外部有着截然不同的密度,建筑作为边界框定出内向型的开阔庭院,有利于塑造宁静且丰富的景观空间;其次,各楼栋具有相似的均好性,是平等社区价值的体现;再次,设计结合散布于景观庭院与各楼栋的功能主题(如泛会所)加强社区居民彼此交流的频率。



基于规划结构,景观设计需要进一步实现空间氛围的提炼及使用功能的组织。设计的目标是提供放松纯粹的审美体验同时强调景观空间的参与性与互动性。


效果图


首先,为了消解都市生活的高压与繁复,仁恒滨江园引入了山水的概念来打造安静放松而又质朴纯粹的景观空间——杭州的山、之江的水,平日可念不可及,如今将成为家门口的风景。因此在整体结构上,中央庭院大量运用了水面与绿化穿插交融的手法。同时结合社区“回”字型的归家动线,串联嵌入或大或小的景观节点。如果说中央景观的山与水是一块碧玉,那么归家动线的景观营造就是一串珠帘。


效果图


其次,“碧玉”或是“珠帘”不能只是满足社区居民的审美体验,更要强调景观的使用功能以及空间与人、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因此,观赏水面与室外泳池、儿童戏水池有机结合;绿化与下沉空间、架空层、泛会所甚至室内泛大堂有机结合;归家动线的大小景观节点也被赋予生动的使用功能。


效果图


于是,你可以在会客观景亭透过层层树影望向水面发发呆、也可以躺在广场的椅背上慵懒的读一下午书、甚至叫上三五好友坐在主妇厨房(泛会所)外的庭院里期待妈妈的好手艺。因为打破了观赏性空间与使用性空间的壁垒,“人”对这些空间的使用活动也成为景观中的要素——“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这本是社区应具有的诗意。



无论人们生命有限,还是时代如何变换,建筑可以历久弥新,城市的发展和变迁离不开建筑,秉承同样的设计理念,设计在立面方面给予了更多关注。


效果图


审美的简洁性与纯粹性


“家”不仅是空间概念也是时间范畴,人的生活在数年乃至数十年间都要在这里展开,长时间的“相看两不厌”比琳琅满目的初见震撼要重要的多。


效果图


滨江园运用去风格化的手法,强调简洁清晰的体块关系。去除繁复的材料和线条堆砌,用简单干净的设计语言表达建筑的时代特征。在材料的选择上,更多的选用铝板与玻璃,通过工业化材料的稳定性与自洁性实现立面的历久弥新。


功能与情感的依托性


效果图


大量工业材料及灰色调的使用,虽然能够体现建筑纯粹及简洁的观感,但相对来说容易在心理层面形成严肃性与距离感。因此在窗框间引用木纹铝板来对冲这种负面情绪,营造家庭的温馨感。顶部的突出构架为泛光照明预留了伏笔,增加了社区的标识性——在城市的夜晚,距离社区1km甚至2km的范围,家的安全感就已悄然暗示。大面积窗及转角窗的运用本质上更是为了社区景观向室内进行渗透,调和家庭生活的美好氛围。



仁恒滨江园倡导生活方式的“整体设计”,室内设计在重视审美体验的同时,同样重视家庭关系的弥合与催生。


户型面积比例更多的分配在公共区域



约250㎡边套 样板间实景图


设计将户型面积比例更多的分配在公共区域,通过大面积公区的提供,鼓励家庭成员在共同的空间进行活动,提升互动的频率。


打破空间的界限


约250㎡边套户型平面图

约250㎡边套户型实景图


在户型设计过程中,仁恒滨江园客厅、餐厅、西厨乃至“书房”的空间边界是模糊的,部分空间(如“书房”)的使用功能是多元的。因此尽管家庭成员之间活动可以分化,但是空间却难以割裂,其结果就是——做面包的妈妈、看电视的女儿、读书的爸爸彼此视线相通,语音相闻。


约190㎡边套户型平面图

约190㎡边套户型实景图


洄游空间 打造家庭情感中心


约170㎡边套户型平面图

中岛洄游 意向图


中岛作为滨江园户型设计的重要元素,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亮点,更是家庭成员互动的重要平台。中岛本身具备功能的复合性——可以品茗聊天、可以读书看报、可以简餐吃饭、甚至可以来一场热热闹闹的派对;中岛同时具备动线的洄游性,功能空间的流线组合而富于变化。


约170㎡边套户型实景图


把中岛放置于家庭空间重心位置,本质就是为了让家庭成员在对中岛的利用过程中催生交流的频次和情感的共鸣,实现美好家庭关系的弥合与回归。


入户花之徽章 塑造精致细节



比如入户门边的“花之徽章”,通过精致绿植的摆放进一步消解身处人造环境的紧张感及都市生活的疲惫感。在开门迎向家人之前,先进行一次小小的心理spa。



仁恒滨江园示范区在打造之时,并不仅仅只当做营销案场和道具,而更是将未来社区的建筑和景观理念融合呈现,直观的展示在人们面前。



设计将未来社区中的元素有机嵌入在示范区形成对未来生活的隐喻,进而结合样板房构造完整的体验体系——结合庭院景亭的洄游参观动线暗示了未来归家路上的惊喜。



大面积落地窗和木纹铝板的运用更是对社区建筑立面的呼应。



结语


看山是山,但山已不是那座山。


从上海滨江园到杭州滨江园,跨越27年,这是仁恒的传承与创新。无论是一脉相承的围合庭院还是大相径庭的现代立面,滨江园“把理想生活方式轻轻放到您家中”的初心始终传承如一,而创新的背后则是时代的发展和地域的更迭对理想生活方式定义的改变。


在追求完美和谐社区的道路上,他们从未停下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