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信息
作品名称:稼轩文旅城美好生活服务中心
Slogan:
企业简介:
罗伟先生开创了谨程精绝的独特设计哲学,其设计作品吸取山水人文精神,传承文化血脉中尊重自然、包容兼并的处世观,探讨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坚持可持续的未来性设计,情境重塑,空间漫步,打破六面体的限制,以适度的设计探索认知的边界,化繁为简,回归空间本质。
作品展示
入墨画·倾醉山林间
稼轩文旅城美好生活服务中心暨日月同辉心灵图书馆
稼轩文旅城坐落于山东济南,南宋词人辛弃疾的故乡四风闸村即处于此范围内,项目以辛弃疾为精神堡垒,深挖自然禀赋,文化底蕴,打造新一代文旅生活布局,实现建筑品质好、居住环境好、生活服务好、文化教育好、社会风尚好的五好人居空间。
建筑提取泰山岩石的概念,呈相依相靠之姿,空间延续建筑形态,打造峡谷、崖壁的内部骨架,在自然哲思的基础上融合当地深厚的人文内涵,将宋代清澈素雅的审美倾向作用其中。
01
叠嶂西驰,
万马回旋,
众山欲东。
入口处,玻璃幕墙填充建筑墙体之间,如山石的缝隙,步入其中仿佛探入峡谷。
在自然意境中赓续历史文脉,以国画斧劈皴技法贯穿于空间中。偏锋直笔,直势皴出立壁峻拔的线条,波折顿挫,点扫出峰峦的肌理。墨气浑厚的如画山中,似能看到那个在烈日秋霜里把栏杆拍遍的将军。
沙盘清透的围栏暗合隔断的开窗,在自然和文明的包围中城镇崛起,人们匆忙塑造自己的生活,文明的痕迹和时代的印记交织在一起,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文明的底蕴在现代的繁华中愈洗愈清晰。
02
千丈悬崖削翠,
一川落日镕金。
项目依托稼轩文旅城,区别于传统的营销中心,采用博物馆式的叙事结构,将精神内核外化,建构拓展性的交流体验。
一汪蓝天下,山峰挺峻,沟壑幽秀,岩壁上细流涓涓,怪石嶙峋,清泉铺洞,光影飞花碎玉般闪耀。微风吹醒谁的酒意,一个身影穿林打叶过,吟啸徐行。
笔势如刀,刮皴圆浑的肌理,消减、趋合、共生,保留了空间本身的场所感,使其在谦逊的姿态下,没有被强行隐没于自然,而是选择将其雕琢成一座雕塑、琢磨成一束光、砥砺成一种精神。
03
闻道天峰飞堕地,
傍湖千丈开青壁。
自山下而仰山巅,自山前而窥山后,自近山而望远山。将国画高远、深远、平远的技法运用到空间中,在实景上造境,访客游览其中,有人在画中之感又脱离山水形质的束缚,得到精神的解脱释放。
将空间塑造成有机的整体。内部高低错落,统一的肌理营造立壁千仞的张力,让人仿佛行走于崇山峻岭之中,感受景色的变化和时空的流动。
04
我见青山多妩媚
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充分考量了项目地高质量发展战略及多功能复合业态,回应文人雅士的精神特质和简练质朴的当代美学,打破传统营销中心布局,配置丰富的邻里配套功能。一楼稼轩书屋、二安文化展廊,二楼展示馆、幼安乐园、休息区,三楼样板房、四楼餐厅、水吧,五楼茶室,丰富的场景奠定项目的文化根基,回归到以人为主体,以实用性为导向的审美需求。
稼轩书屋,浸润书香底蕴。半隔断似院落围墙,抑或观赏假山,引导游客游览动线,隔断上的开窗,沟通两侧空间,当代的简洁审美与古典园林含蓄的表达融为一体,隐喻民族文化的传承。
五楼茶室以自然采光为主,木系色调沐浴在明亮通透的环境中,营造于山林间听琴品茗的惬意。格栅作为立面以其严谨的几何构图和静美的细节处理,给人以清新、简洁、优雅的美感,传承宋代美学的韵味风华。
在自然的哲思中,探索每个城市地域文脉的文化符号和文化记忆,左罗设计用设计的语言,打造舒适人居空间,助力提升社区生活互动,打造新一代文旅生活布局,为当地的文化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