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信息
作品名称:公园大道·上景臺
Slogan:
企业简介:
承构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创立于2008年, 历经十余载的发展,分别在深圳和上海设有办公室,成长为近三百名建筑师的设计机构。凭借源源不断的创新能力,承构建筑已经成为业界卓越的方案设计公司。构建筑完成了许多兼具学术价值和市场口碑的建筑作品,曾获得国内<br>最高建筑奖项——詹天佑建筑设计大奖,国际奖-意大利A DESIGN Award金奖、IAI全球设计大奖金奖、法国NDA设计奖金奖以及多次省市级建筑奖项。
作品展示
院,承载了国民几百年来的日常生活,
在中国人的居住观念中,
是一种根植于心的情节与向往。
对国人来说,自在的院落,就是精神的着落,
千里万里,院子才是中国人的精神故里。
院子,成就了诗意栖居,
也成了梁思成口中的“精神着落”。



项目位于重庆渝北区空港新城中央公园核心区之上,交通便利,毗邻城市中央公园,景观资源得天独厚。

◎项目区位
重庆传统民居承载了上一代人的辉煌与生活点滴,青砖古墙、垂花大门,既是时间的容器,也是民间智慧的结晶与文化的传承。

◎重庆传统民居大院
承构建筑携手香港置地在研读重庆的城市肌理与历史人文底蕴之后,汲取了重庆传统民居中的经典元素,将记忆复刻,注入现代风格技艺之髓,将文人艺术和工匠精神与建筑相融,演绎当地民居的气韵神形,展现当代重庆建筑之风华。


/ 设计挑战
项目开发定位为高端、低密,力求以创新产品力及极具重庆当地特色的设计手法在闹市中打造一片中式风雅的居住社区。在容积率0.8的开发强度,且缺少外部景观的内生型用地的限制条件下,为实现这一设计愿景,设计团队在规划及户型设计上下足了功夫。

/ 宅
后疫情时代,人对居住空间的需求进一步升级,不止于平面大空间的舒适感,生活场所本身衍生出的兴趣、社交、延展、私享等多元化功能空间也更为瞩目。从重庆民居院落形制特点出发,不难发现,敞廊、敞厅为重庆民居院落中最常见的居民生活交往场所。
因此,在户型空间设计方面,设计师结合了当今的居住趋势进行创新,将户型最大面宽延伸至约26m,突破了常规别墅的“单层面积”束缚。此举使上景臺既具有超越了一众大平层的开阔尺度,又致敬了重庆传统民居的院落精神。


/ 院
宅中有园,园中有屋,屋中有院,院中有树,树中见天,这始终是中国人心中生活场所的至高境界。
上景臺的每栋别墅,从空中俯瞰都是一个别致的H形;一墅“九”重院的院落格局,实现了“院往空中走”的空间突破。

“道无始终,物有生死”。
设计师结合重庆当地的人文气候特色,采用了中国传统居中空间中的围景造宅的处理手法,尊重原生地貌,顺应坡向高差,围绕各级景观庭院和9条街巷分出10个街坊,其中北侧三个为叠拼组团,南侧七个为合院组团,使空间得到高效利用。


◎ 示范区实景鸟瞰图
通过入户院、家庭院、内庭院、下沉院、天光院、空中院、后勤院等多处立体化院子衔接,使得空间分合有致又连而不绝,院落气韵生生不息,连绵不断,实现了曲折萦回、步移景异、围景造宅的空间效果。
漫步于巷道间,既能感受到林间溪畔漫步的闲适,亭下听雨的浪漫,又能体会风吹竹影的雅致,叶下斜阳照水的静谧。



重庆传统民居多为双坡悬山与歇山顶,歇山制式高于悬山,因此,设计师在主入口设计时采用了歇山式屋顶,尊重在地文化的同时,在视觉上也给人棱角分明、结构清晰的感受。


◎ 实景图
重庆民居建筑结构多采用抬梁、穿斗等木结构形式,外墙多为白色且外露穿斗木结构。出檐以及山墙出挑深远,不仅使得屋前有回廊,也能避免墙体遭受雨淋。

◎ 重庆传统民居
因此,设计团队将重庆传统民居的建筑形制进行转译,融合现代生活的具象场景,体现于建筑局部外墙装饰上,完成东方传统美学在现代建筑中的回归。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欧阳修
在景观设计上采用了步移景异,以小见大的传统园林手法,以“庄生晓梦迷蝴蝶”为线索,通过入梦,游园,迷蝶,叠溪,竹影的情景动线,以及惊梦十幕的故事景点,营造庭院深深、曲径通幽的空间布局,享受移步异景的游园趣味。


超然世外,让人逍遥驰骋于大开大合之间,池水倒映波光;
游园寻梦,留容百种生活想象。



本案将传统形制以当代的材料工艺技术进行简化转译表达。
将重庆传统建筑中吊脚楼、穿斗墙和白墙转译为外立面元素,结合八字门、回字纹窗棂、悬鱼和鸱吻等元素提炼,加以现代金属铝板型材结合,才使得本案成为如今重庆中式庭院中的佼佼者。

◎元素转译

外立面采用灰白色仿石灰石涂料及大面积铝板、IMAX级全视野系统门窗、平板瓦与铝板等高品质材料组合成屋面系统,使建筑每一方寸都透出温润细腻的质感,目光所及之处尽是中式建筑的优雅与气度。


用心选材,精工细筑,展现上景臺的中式人居意蕴。



儒家文化讲究“格物致知”,
在中国的文化里,物从来不只是物,
院子又岂能只是院子;
即便是最平常的一个院子,
上仰天、下履地、人居期间;
“院子”成就了诗意栖居,也成了中国人的“精神着落”。
本案以古典风格为骨架,含蓄结合现代设计风格的特点,以沉着典雅的样貌展现诗意的美学姿态;承构建筑以延续在地文脉,塑就新式东方美学为使命,匠呈新中式人居标杆之作——上景臺。

技术图纸

◎7#楼北立面图

◎7#楼剖面图

◎1#楼西立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