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信息
作品名称:西宁中梁·鎏金雲玺
Slogan:
行云流水——漂浮的云上之物
企业简介:
帝奥设计集团成立于2009年,具备建筑设计事务所甲级资质。经过10余年的发展历程,帝奥逐步构建了以建筑方案设计为核心,集规划、建筑、室内、景观设计与工程为一体的综合型设计服务平台。公司在职员工600余人,其中具有中、高级职称及国家注册建筑师资质设计师80余位。项目覆盖全国312座城市,累计建筑设计面积10000w平方米。
作品展示
项目总览
西宁地处青藏高原,自古就是西北交通要道合军事重地,也是古“丝绸之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绚丽多彩的民俗风情。
本案落位于西宁市主城区城中区南川片区工业园板块,该区以“文化提升,旅游带动,商贸聚集,会展引领“为发展定位,坐拥成熟的高速交通网路,背靠塔尔寺贵德等旅游资源。
中梁第八座、西宁首座鎏金云玺,居区域中心,享滨水景观,依托成熟的配套资源和优质的景观资源,打造复合多元、温情舒适的美好社区。
Question 1
如何在实用的基础上回应当地文脉气质,打造独一无二的社区门户
01创造愿景:
青海立于世界屋脊,离天空的距离很近,与自然密不可分,这里的蓝天白云总给人洗涤心灵的感觉,本案以这一元素为切入点,着力打造一个亲近自然,飘渺虚幻的云上之屋。
02立面设计:
立面的设计秉承行云流水的概念,使用柔和的边界弱化建筑体量对沿街的压迫感。白色铝板搭配高透玻璃,整体造型流畅,飘逸感十足。
层叠的铝板密集却不厚重,只轻盈地搭在玻璃上,似云似雾,虚虚实实,将原本局促的空间在视觉上延长,减少建筑体量对沿街带来的压抑感。
建筑表皮的切片铝板从室外延伸至室内,模糊了室内外界限,与连绵的景观相辅相成。
Question 2
如何在场地条件有限制的情况下,打造出别具一格的空间体验
项目场地高差较大且复杂,左右两边高差为3米,前后高差6米,如何消解高差,使整个示范区更好的发挥作为社区门户的功能,我们通过功能分区和增设室外坡道解决这一问题。
01功能分区:
示范区与社区中心,文化服务等功能结合,选址于大区景观轴线的起点,与城市公园隔街相望。由于场地东西高差3米,相对封闭,我们设置了景观中庭,打开南北向流线,串联前场景观与样板间下沉庭院,打造景观主轴。
天然的场地高差也为我们提供了来访流线最佳解决方法,通过增设室外坡道,住户可直接通往大区,为来访者提供了三条互不干扰的交通流线。
02归家体验:
利用合理的空间划分与室外坡道,我们打造了一个独具氛围感的浏览路径,行走于示范区的每一处都仿佛漫步在云水间,于静止中感受流动与韵律,在行走中体会宁静与安谧。
穿过主界面的入口,一条坡道蜿蜒环绕,沿着坡道一路向上,享受自然野趣,景物变换之余,可直达与大区相连的廊桥,归家流线畅通。参观动线则需进入室内,由一层通往样板间,透过大片的落地玻璃,庭院内的景致尽收眼底。
Question 3
如何通过专业的技术手段与细节把控,保证项目落地的准确度与高颜值
01 材料选择与节点
建筑主界面采用大片超百玻璃,侧边玻璃肋使用镜面不锈钢铝板,弱化建筑与外部的边界,白色使层叠的铝板更显轻盈与纯净,其他位置使用灰色铝板降低存在感,与玻璃融为一体,突出强调云与水的概念。
每块玻璃高达8米,整块吊装于顶部的钢结构上,在保证视觉效果的同时满足节能保温的实用性。
02 铝板切分:
在设计时采用时下科技手段,使用SubD雕琢出主体形态后,运用grasshopper将其等距切片,生成每片铝板的形态,确保每片铝板建成后的效果与设计图完全一致,并于玻璃幕墙竖向龙骨对齐。
铝板分缝的把控也十分细致,除保证主界面效果外,使用铝板成型的折边工艺,保证其侧边和底边的轻薄平整。
坡道设计时运用参数化技术更好的控制了坡道与钢结构、铝板表皮的位置关系,使之完美贴合,减少材料浪费。
03 驻场跟踪:
为保证预期的落地效果,建筑师与业主分解建造过程,对每个阶段的现场状况进行实时跟踪,并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适时调整与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