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信息
作品展示
美学韵律
我们从自然山谷、绿林、川流中撷取灵感,串联城市历史演绎当代简约自然的景观空间。意在打造轻奢艺术的项目气质,演绎优雅都市生活美学,展现美学力量、艺术精神兼具的空间。让曼妙的曲线流淌于整个场地,将人从喧嚣与繁琐中解脱出来,享受静谧生长的简单生活。
整体设计以蜿蜒流畅的曲线营造,空间气韵流动而又静美,壮阔磅礴又不乏精细,柔和曲线元素让空间迸发出鲜活的美学力量。打造一个观景自在,逐水寻居的自然意境空间。让人不知不觉脱离了日常,沉浸在自然与艺术诗意的感知之中。丰富的空间层次更大程度的拓宽了社交领域,也能让示范区保持一个舒适的人流均衡性。
设计难点
1. 南侧高压线为110-220KV 组合高压线,对住宅不利影响较大
2. 西侧密集民宅、西北角敬老院、北侧幼儿园及东侧办公楼均因日照原因。对高层住宅布局有较大的影响
3. 北侧污水渠影响项目出入口设置
4. 外围社区建设相对迟缓,基地周边两公里范围内多为棋盘式建设的民宅
在如此受限的条件基础上,如何做出特殊的场地昭示性,让曲线艺术在整个展示区流转?我们用流畅的曲线贯穿空间,重构一个诗意的精神港湾。空间塑造是以转折围合的打造方式,动线上采取迂回的形式,逐水而居,穿水而过,富有渗透性,为情绪转换提供了一定的时间。灵巧的观景视线,使整个场景的氛围贴近自然,“溪水”穿梭于密林间,将这座城的璀璨时代娓娓道来。
无形之门
经过多轮方案推敲,最终决定以“灵动的峡谷”为概念,用蜿蜒、艺术的线条呈现,立面墙体多维度弯曲变化,串联起虎门的不同时空记忆。入口运用现代简约的设计风格,表现曲线构成的柔和、流畅感,并大胆利用挑高设计,悬空增加空间的进深感,即赋予外立面流动感的线条,又呈现出简洁大气的迎宾场景。入口的特色地形与艺术装置相衬托,让整个空间显得纯净且赋有诗意。
我们认为在如此复杂的场地环境中要做到出挑,极简设计手法无疑是最合适的。那么,简约设计的表现则在于:色彩、线条、空间的处理。白色为主色调,黑色作点缀,灰色为空间过渡。观赏动线随着行进轨迹不断变化,节奏控制舒缓得当。
自然之境
从入口广场到进入特色地形围合的转折空间,障景之后,藏着静水、绿岛、婆娑树影的自然画境。辗转几步,可见水上景墙。优雅成形的弧度,点景树、叠水、景墙构建起一个多层次的观赏性、体验性空间。夹道起伏连绵,移步异景,漫步其间,感受山栖谷隐的空间氛围。玲珑曲径拉近了人与空间的距离。光影投射,两侧造型优美的香橼、冬青展现蓬勃生机。
转折空间的设计从关注空间转折的布局,实现到关注访客心理、情绪的转变。
简单生活
移步间见跌瀑而落,潺潺水声不绝于耳。几座浮岛绿意盎然,层层叠水与层叠植物相衬托,像是一座梦境般空灵的艺术花园,极致翩然。在水中浮岛上停顿休憩,感受悠闲自然的生活之趣。线条的美感与中庭水景相交融,利用水面的倒影,形成虚实层叠关系,捕捉影影绰绰的光感,让空间灵动起来,更具生命力。
空中繁星与场内景观灯交相辉映,水中的星星灯为浪漫的夜色增色不少,点点星光倒映在静静的水面,汇聚成流动、雅致、悠然的艺术水景。砾石铺装如泼墨挥洒,跌入其间,中心水景增显了区域的活力,大人与孩子们一起走到水边台阶戏水,与这眼前的水景空间多了很多互动和精神上的交流。水面倒映着一条条银丝,在自然与人的共同作用下,宛若灵动飘逸的绸缎,动静相生,和谐统一。景观设计融合虎门的城市精神,营造璀璨时代沉浸式艺术空间体验。
结语
设计借用场地高差形成峡谷地势,在赋予其功能属性的同时将绿林、溪流、山谷的形象引入,最终整个空间成为了一幅立体的多层次画境。在空间的串联上,也突破了传统的空间转换模式,提供更多人与环境了解互动的机会。通过漏景、障景等造园手法,将极简设计做了艺术加工,充分考虑尺度、颜色、材料与环境的协调,以细节和品质烘托空间氛围,赋予场地温度。我们希望通过师法自然的方式传递景观设计的感性之处,让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能够慢慢走近自然回归简单与纯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