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美智库
作品信息

作品名称:东原月印万川示范区

Slogan:

于生活中度假,足不出户遇见“诗和远方”

作品地址:重庆市渝北区悦港大道北侧

业主单位:重庆东展钧合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申报单位:重庆东展钧合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申报类型:示范景观专项

设计负责人:袁俊峰

分享:

占地面积:58708.7

建筑面积:118010.4

设计面积:12000

容积率:1.5

绿化率:30%

设计时间:2021年6月

企业简介:

东原集团 稳健创进 运营创新 生活创造 集团概览 东原集团2004年诞生于重庆,总部位于上海, 是一家以地产开发、商业运营、物业服务为核心的大型综合企业。 其母公司——迪马股份 是国内领先的多元化上市实业集团。 17年来,东原始终坚持稳健创进的发展战略,深耕精选,布局全国一线及强二线城市,位列2020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TOP44。 印长江、印系列两大产品品牌与商业开发运营,为生活创造更多美好可能。

作品展示


本项目位于重庆两江新区,中央公园以北,城市资源优越,品牌开发商云集,教育、医疗、商业、政企等城市配套持续升级。多维立体交通,快速链接各大区域,公园东路贯通,5分钟到达中央公园;狮子山公园、方家山公园、桃园公园、向阳公园等7大公园环伺,万亩城市绿肺,绿意盎然,富氧宜居。
于此,东原以精湛的修为打造水境纯洋房社区,重塑山城洋房标准,与该区域的高端生态住区定位相得益彰。

△区位

方案尊重每一片土地,把最好的规划和空间交给城市与地脉。地块北高南低,高差达到25米,向外拥有无敌视野,内部呈现典型山地特征。基于场地属性、边界特征、景观资源、视野优势、朝向选择、城市形象、产品属性、出入口选择等多维度考量,经过多轮的总图比对和模型研判,最终明确为多台地围合式布局。

纯洋房业态的月印万川,围而不合、疏密有致,因地制宜、高低错落。打破城市界面上呆板的消极空间,以规划品质和建筑美学提升城市形象,把归家体验的愉悦感延伸到整个社区。

围合式布局打破景观组团均质化,释放楼栋间距,营造出极为稀缺的中庭空间尺度,同时给到景观更多的余地,从绿化到水景,实现让业主伴水而居、伴水归家的宅度假生活场景。

△效果图



我们对示范区的参观动线和空间序列采用了反常规的动线设计,打破了传统的“前场-卖场-后场”的单一体验,将景观中庭前置,销售中心在后,让人第一时间体验到建筑景观一体的中庭实景,再通过玻璃廊桥进入销售中心,延伸到绿地的活力场所,而后由首层的生活馆去到小区大门,拾级而上,洄游在度假感满满的景观泳池,参观实体样板间。这样设计极大延伸了游览动线,提升了体验的趣味性,营造沉浸式的“宅度假”氛围。

△平面图
契合地形走势,嵌入一个精致的玻璃盒子,灵动地架在绿地之上,简约纯净的体量里营造柔和的流动性空间,刚柔并济。小区大门,架空廊桥,首层内退,二层出挑,从头到尾形成了连续的架空空间,也限定出了人的行走路径。在架空层里弧形超白玻璃的使用,让首层体验区的内外空间在场地里有机融合,内外的活动自然渗透,探寻建筑景观室内一体化。

△效果

△实景图

二层销售区通过横跨S弯道路的空中廊桥连接小区入口,将销售动线与样板庭院的体验动线交汇融合。采用了四米多通高的玻璃,用三种不同角度的拼接方式,疏密有致地布置在长廊的外侧,营造出光影斑驳的效果,也将售楼部、廊桥和入口大门统一成连续、融合且富有变化的空间。


整体设计源于对人居生活价值的深入挖掘与不断探索,糅汇人、空间、自然的交互。

运用阵列式摆位为居者营造空间仪式感,半围式座椅将空间一分为二,彼此独立而又相互渗透的空间设计手法,在自然与人文的交互中奠定了尊贵仪式感,结合当代都市人的社群关系,重新定义新一代东原式生活方式,创造更为舒适和亲密的居住环境。

实景图
同时,以“畅享当下,走进未来”为理念,植入咖啡馆、图书馆等生活模块,以艺术与自然的融合,带来都市化沉浸式体验。

实景图

城市生活带给都市人多元的生活可能性,一个空间,不再是固化的单一模式,而是一个共享共乐的社交平台,空间可以通过组合与再生长产生不同的可能性。


在主入口空间,建筑以一条玻璃廊架作为围合将场地外围包裹,为社区形成一道极具仪式感的屏障,也隐藏了入口与中庭区域的高差。展示区入口与主入口统一为格栅及景墙,让入口形成视觉停留与层次,让人们获得大气而隐奢的入户体验。

实景图

此外,在进入中庭之后的每一栋建筑入户空间前,设计都采用了“障景”的方式来体现空间的私密性。层层叠级的喷泉,纯白色的低矮景墙都被运用其中。除了私密性的考虑,它们也让人们的视野在进入场地之后有了停留与转折,赋予了场地更多景观层次。 

实景图
我们对中庭区域的空间进行了大小不一的“切割”,以交叉的直线和折线将场地切分成不同板块,这样既可以从视觉上将并不宽敞的空间局部拉长,形成穿插交融的格局,丰富整个景观结构,也可赋予不同板块相对独立的功能属性。地面铺装结合了石材与木质两种方式,奠定了对社区而言极其重要的温暖氛围。

实景图
水为邻的居住环境会让空间更加生动且富有灵气。于是,设计以“水”元素作为贯穿整个场所的纽带,一条笔直的水系自入口起将各个小空间串联,结合穿插其中的道路体系,让各个空间并非完全割裂,而是相互交错融合,从而形成一个生态有机循环的社区系统。
人们可以坐在临水的座椅区进行社交,也可在乌桕的掩映下漫步在这雅致的花园里,或是找一处靠椅休息独处。各个多功能属性的小空间可以满足人们穿行其中时的不同需求,在不同区域虽隔水相望却也互不打扰。

实景图

这条中心水景轴线制造了一种亲水的氛围,让人无论身处哪个区域,都距离流动的水景仅一步之遥。只需起身便可触摸戏水,大大增强了场地的互动参与性。

水系的细节也暗藏玄机,我们以纹理粗糙的长条石材错落地分布在水中的方式,来取代静止而平静的水面,咕咕流水不断上涌,构成一个更具活力与度假氛围的临水区域。

实景图

我们在道路两侧及部分靠近水的区域,搭配了一些低矮灌木丛与花境,与作为主乔木的高大乌桕及朴树彼此映衬,更添悠闲氛围。

实景图

设计对纯功能性的泳池也进行了优化,在边缘一侧镶嵌弧线喷泉,形成动态水面,愈发吸引着人们的前往与参与,也再次强调“度假”的理念与思索。

实景图

“度假”住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原因在于人们在归家之后渴望获得一份柔软与宁静,一次暂别尘嚣的喘气机会。从踏入归家之路的那一刻起,让心灵得到慰藉。


公区的精工匠筑,体现在对社区大堂每一个细节的雕琢,保障品质的同时,更给人以宾至如归的尊贵感。

实景图


东原一直坚持对社区生活的关注,对家庭成员的关怀,对生活场景的营造。随着二孩家庭逐渐普遍,疫情时代生活方式的改变,我们希望家里有更充足的阳光和更良好的通风,能亲近自然,有宽敞的活动场所,家庭成员间有更多的互动交流。

扁平化的设计带来更好的采光通风和墅级视野,全横厅配置和大面宽阳台让室内外空间融合渗透,推门即景,享受绿色。LDKB空间一体化设计,突破束缚,空间流动,把多重生活场景安放在足够宽敞明亮的空间里,让家庭成员有更多的互动。双子房设计,在结构上留出足够的弹性,关注二孩家庭功能性的同时,伴随孩子成长的不同需求,营造有趣的空间和场景。


改造前户型平面

改造后户型平面
现代简约风格,大胆的空间拓展设计,将生活阳台与厨房合并,释放餐厅的空间,在横厅的户型基础上,形成横厅+方厅的空间布局,扩大两个小卧室的空间,可分可合,充分体现了生活多样化的设计理念,我们希望引入“家是固定的,但生活是多姿的”生活理念,引领现代生活方式。

△实景图

解码新年轻主义,拥抱温暖的都市优享家。方厅格局打造BIG HOUSE体验,建立人与空间、生活、艺术相互阐释的契机,摒弃传统布局,转而通过双面沙发、趣味儿童化墙柜的设计,强化家庭共享属性,为空间增加更多互动。

实景图

社交餐厨让居者更能体味到备餐时的乐趣。基于使用动线及取物的使用效率,在空间植入不同规格及尺寸的收纳点位,设计于空间中塑造满载丰富情感的小景,开敞式布局为居者呈现理想生活的模样。

实景图

我们在有限的空间中,将功能性扩大,儿童房不仅是独立的睡眠空间,在合理的活动范围通过小帐篷的形式,创造更多的活动空间与新奇体验,让孩子在家中释放真我。

实景图

移门隔断为儿童房与书房构建了多元的可能,满足主人希望独处或是亲子照料陪伴的需求。

改造前户型平面

 改造后户型平面

现代轻奢,为满足有功能性需求的客户,改变传统客厅的横厅布局,将过道空间融入到客厅的活动区域,传递以生活为本的居家理念。

实景图

私享书房将主人的兴趣爱好浓缩于此,L型的空间布局,为动与静的生活需求保留了灵活性。

实景图

客卧增加适老化设计,结合老人群体的睡眠需求,选用双床模式。可调节式床头灯、人性化扶手、贴心小夜灯等细节,尽显人文关怀。

实景图

结合亲子乐教的深层需求,设计以富有美好寓意的童话故事为蓝本,打造主题IP儿童空间。通过形体、色彩辅助展陈空间理念,旨在通过沉浸式空间,激发孩子的求知探索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