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美智库
作品信息

作品名称:北京当代万国城MOMA

Slogan:

「盒子里的山水」一次关于未来社区景观的研讨

作品地址:北京市通州

业主单位:当代置业

申报单位:广州山水比德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申报类型:居住景观专项

设计负责人:

分享:

占地面积:4.3万m2

设计面积:

容积率:4.2

绿化率:35%

建成时间:2017.11-2018.3

作品简介:

项目位于北京市通州核心区;距北京副中心2公里,将成为副中心的一个富有艺术色彩、充满文化气息、创新生活美学与生活品质的文化智慧型社区。项目是一块径深不足十五米的下沉空间,两侧距离也不过二十多米,在有限的空间里,设计团队通过空间的衍生和立体化处理,形成体块之间的对话;提出“场共同体”这个理念,以开放和共享作为空间精神,重新有意识地构建真实的对话,真实的交往关系,以消除异化的日常生活,构建一个更加积极参与的日常生活场景。

作品展示




设 计 自 述:盒 子 里  的 山 水

一次关于未来社区景观的思考和实践


文/孙虎


最近,很多人在问我关于大区景观的营造趋势。

这有两个事件的社会背景:广东省房协发出一纸“关于请提供商品房预售许可有关意见的紧急通知”文件,深圳首个现售房即将入市,中山通过出让土地大规模试水现售制……


喧嚣之中,我在冷静地反思:

没有了展示区的大区,会不会变成另一个“展示区”?

展示区,又如何不能是大区,或者说大区的雏形?

……


我想,这需要本质的去理解大区。“所谓大学者,非谓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梅贻琦校长这话给了我一些借鉴之处:大区,并非是空间之大,也非功能之大(全),而在于人之大——以人为本,存乎生活,关乎情感。

从这一点,以社区换言大区更显精确:强调空间的生活本质,强调空间的社会属性,强调人与人的积极日常。


如此理解,哪怕是展示区,我想也不乏社区本质的景观想象,以及生活理想的现实意义。

结合北京通州万国城 MOMA 展示区景观,试着做一回探索性尝试。


后场设计草图


| 共享与开放,新老北京的栖居传承


当代置业孙帆总刚找到我的时候,他们已经与其他景观机构有了一段时间的推进,只是碍于方案不尽如人意,一直未有实质性进展。半路介入项目,难度平白增加许多,所以必须有另辟蹊径的方式。


事有凑巧,那一段时间,我也正在反思深水区里的展示区景观怎么引入社区逻辑,达到“所见即所得”的效益。所以,当孙帆总找到我的时候,我并未就项目的具体设计发表什么看法,而是彼此交流了一些关于社区景观的设计痛点和创新趋势:山水、空间、体验、生活、交往……彼此的共识,让孙帆总给了我们充分的信任和支持,这里要特别感谢他的思想碰撞和信任、支持。


设计最初,我让大家抛开常规套路,形式、空间、动线……而是直接抛出一个当代栖居的普适性问题:如何消解商品房社区带来的陌生化、冷漠化?几轮七零八碎的讨论,在场所精神中我们挖掘到该项目的设计理念:共享与开放。



转过会所,云雾之间乍现一抹林泉高致


项目所在的通州,是北京功能外溢的行政副中心,被誉为“新北京”。那么,新旧之间的传承纽带因何而成?在对北京传统居住精神的研究中,我们发现无论是“老北京”的当代人,还是“新北京”的当代人,依然对于北京传统的生活空间、胡同范式有着发自内心的喜悦,“胡同和四合院是老北京的城市血脉。胡同弄巷里的多户家庭,共享着开放的空间、公共设施,活跃的邻里关系造就了胡同的社区活力”。

在胡同精神的背后,我们挖掘到开放和共享老北京栖居范式。我想,这足以为借。


| 盒中的山水,重建邻里的积极日常


如何去演绎现代栖居的共享与开放?

如何转译胡同的栖居范式到当下的生活文明中?


我记得一些研究社区的社会学家曾提到过“场共同体”的概念——相较于传统的熟悉人社区,商品房构建的新型社区,呈现出陌生化和冷漠化现实的背后,实质是邻里发生关系的“场共同体”的缺失。






隔面观山:山行其中,相互成景却不相见


我想这就是我们期待已久的设计目标,“场共同体”:以开放和共享作为空间精神,重新有意识地构建真实的对话,真实的交往关系,以消除异化的日常生活,构建一个更加积极参与的日常生活场景。


在这样一个目标的作用下,如何构建一个推动和实现人、自然和社区之间良性互动和可持续发展的“场共同体”?我们需要进一步的落地路径,“盒子里的山水”。


“盒子里的山水”呈现出两种体验:山水的空间体验“林泉高致”和山水的生活情趣“群贤畅叙”。


林泉高致,是“场共同体”的物质环境营造。以山水“可行可望可游可居”制造人与自然、人与空间交互的物质环境,丰富空间层次的情趣性。在该项目中,我们力求“行山涉水”为空间叙事,让本来的平铺直叙转换为“成岭成峰·远近高低”的柳暗花明。


群贤畅叙,是“场共同体”的生活内容赋能。以积极日常制造人与人交往的契机,赋予空间功能的多义性。那么,这个项目我们试着解构常规的室内功能如书吧、茶室、花艺等复合并嵌入景观空间,形成人际互动的枢纽和契机。


“林泉·群贤”,即意在通过探索“林泉高致”的山水与生活的可能,尝试在当代意趣下构建“群贤畅叙”的“场共同体”。




涉水其里,壶中山水,云雾遮罩,咫尺之境,却是千里江山


| 笠翁峭壁,芥子须弥的闲情偶寄


在我刻意的引导下,该项目的头脑风暴一反常态,花费许多精力在务虚的发散上。看着整个团队早已跃跃欲试的设计冲动,我想差不多是进入项目实操的时候了。


项目位于通州核心区,没有特殊的场地条件和资源优势。前场是局促的市政沿街面,后场则是一块径深不足十五米的下沉空间,两侧距离也不过二十多米,空间有限。


如此局促的空间,如何实现最初的设计目标?

回溯古典园林“以小见大”的经典,我想李渔足以为师。


“地止一丘,故名‘芥子’,状其微也。往来诸公见其稍具丘壑,谓取芥子纳须弥之义。”我认为李渔之意,不仅在于芥子须弥的构园法式,更在乎偶寄于园林的生活闲情,音律编剧、修容治服、种植颐养……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观近看各成景


而在具体的设计上,李渔的“笠翁峭壁”更是提供了直接的借鉴——会所后场出口的挡土墙——一反常规挡土墙的“粉壁为纸,叠石为绘”式的处理,而是采用“笠翁峭壁……蔽以亭屋,仰观如削,则穷崖绝壑无异”。


对挡土墙予以打破、解构,形成一出前后错落有致的体块组合。在体块组合间,形成了处“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山水空间。同时这些空间体块被寄予生活的功能,使室内功能室外化,成为共享社区的雏形。空间体块的功能主题在抽象的形式下回归中国文化精髓——“书、画、茶、棋”。再通过廊道的联系,将其形成组合式的空间,在不同空间体验构筑的景观体验线索中呈现为层次丰富、起承转合的山水格局,恰似一处“行山涉水”的林泉高致。



| 帆动自然,艺术介入的当代语言


设计一步步聚焦,从项目精神到空间手法,直至设计语言的定格。


本项目以《潞河督运图》为灵感来源,提取通州文化元素“帆”,作为设计主题,将“云天之间,帆动自然”古通州的盛势之态,极简之中大肆铺陈。


前场是整个景观序列的开头,是整个景观序列的重点,此处运用了阵列式雕塑“万帆”渲染热烈氛围。而会所前的艺术景观灯景,则与后场的空间形成虚隐的轴线关系。整体的前场空间构筑了一出“万帆林立人如蚁,灯火星罗浪白鸥”的恢弘大气,恍然间感受到通州的历史底蕴与气势。






在动线空间中营造可穿行,可进入的山水空间设计


此外,对于后场的体块进行了“帆”式细节优化和提升。为力求将注意力驻留在空间本身及其承载的生活闲情,体块的立面并无过多的装饰。但为了弱化体块彼此的对峙感,设计对体块面向为何空间一面的棱角进行了曲线式的处理,暗喻“帆”御风而行的曲线之姿以及运动的神韵。





从去年开始,我便开始旗帜鲜明的提出“为生活而设计”,便是有意于营造有温暖、有温度的景观。但在探索的实践过程中,我发现这种温暖并不止于色彩的温暖,以及空间的宜人尺度,关键的还是在于人性的充分表达和绽放。


而这种绽放,我想不仅需要诗意的空间,更需要一种功利的空间:

让人因此走出私宅,放浪形骸于自然造化间;

让人因此走出自我,嬉笑怒骂于你我他之间;

让人因此走出冷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之间;

……

这即是,北京通州当代万国城MOMA。




0.046874s